郭德纲:2013年,我和于老师第一次上春晚,不出所料,争议极大。不少人替我立誓,郭德纲这辈子就是死也不上春晚。说句良心话,我从来就没这么说过,不信你可以查我做过的所有专访。
我在相声行儿熬了这么些年,鼓励和谩骂相伴成长,就如一日三餐。夸和骂围绕着我的日常,但对我没影响,相声是说给自己人听的,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。好比说猪下水,有人爱吃,有人不爱吃,但由于你不爱吃,就堵着人家门口天天骂街,这就没道理了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德云社这十多年,就像坐过山车,高到顶峰,低到谷底。2005年那会儿,很多人才开始知道有个叫郭德纲的,也有很多人开始骂郭德纲,铺天盖地的,让你感到软弱和无助,无力还口。后来,我想通了。人生在世就是让人笑笑,偶尔也笑话笑话别人。
人家一捧你,你就真当自个儿天下第一了?就牛逼了?不是。人家一骂你祖宗十八辈儿,你就真往心里去了?那还不得气死。骂和夸是他的事儿,跟我没有一毛钱关系。
你要知道,有些人骂人就是骂着玩儿,纯属胡闹,不骂你他也要骂别人,他不恨你。在网上骂你最狠的那些人,往往是见到你之后第一个蹿上来要签名的人。谁人人前不被骂,谁人背后不骂人?
我觉得我生平做的一大公益事业,就是解决了一批流氓人士的再就业问题。很多人因为我,开始上网,练就了震铄古今的文笔,端上了五毛的铁饭碗,挥斥方遒,征战四方。这是好事儿,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,我很欣慰。
我唱过很多戏,写过很多电视剧,也读过几本书,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的故事也能讲一些。我不敢说自己看透世事,毕竟年龄还小,但我经的事儿多,我这一辈子能活别人两辈子的事儿。人是不会变的,哪朝哪代都一样。看开点儿,就这么点事儿,别太较真儿。
我这个人没脾气,熟悉我的人都清楚。我觉得谁都不容易,包括来我们这儿干活的这些孩子。人家打河北农村跑这儿来,一个月挣七百块钱,苦熬苦奔的,本来就很不容易,你再天天跟他大喊大叫,不合适。
我不算郭德纲的铁杆粉丝,但我对他这个人特别感兴趣,所以平时一直有关注,比如他的专访,业余时间我都会看,会琢磨。我们看现在很多名人,在成名之前都是很普通的人,郭德纲也是,但是郭德纲又跟他们大多数人不一样,成名之前遭罪的程度不一样。这就导致了他们对人对事的看法和角度、深度有很大差别。
郭德纲虽然说自己很随和,这是说的待人接物方面,但是他在说事儿方面,通常都很犀利,他不会拐弯儿抹角儿,不会跟你装,是什么就说什么,这也是为啥这几年他上节目当导师没少得罪人的原因,比如某博士。
还有人讽刺郭德纲刚一身江湖气。对此,郭德纲说:“一看就是没念过书,所谓江湖气就是中国传统文化,忠孝仁义,天地君亲师。一个人心中没有忠孝,没有了天地,还说什么做人呢?”
郭德纲在新书《江湖》里,讲了许多历史上的江湖事,人情练达皆文章,他能有今天,也是受了一个个前人蹚山涉水的故事启发。
郭德纲不爱吸烟,不爱酒,也不喜欢饭局凑热闹,除了演出,业余最爱读书悟道、践行反思。而他的新书《江湖》,就是他蛰伏五年时间的集大成者,拾遗捡史,歪批经典,“洞悉人间百态,笑卧方寸之间”。
《过得刚好》是老郭唯一亲笔自传,去年的时候刚刚修订了最新版。对于平时喜欢读读书的伙伴,尤其是喜欢读人物的,我很建议你读一读这本。这本自传记述了郭德纲及德云社的江湖过往、心酸旧事、风风雨雨、人情冷暖,里面有传统、有文化、有历史、有见解,有对人性最深刻的解读,读之,惊雷无声,大雨润物。
领略郭德纲江湖密义,洞悉前人历史背后的大智慧。平实的言语里掩不住满腹才学,字里行间尽是人生的历练。喜欢的话,可以点击下方链接下单,过得刚好+郭论+捡史+江湖,一包烟钱,读了,就是赚到了。
标签: 不出所料